首页 > 文化 > 星火相传 正文

【星火相传】红军西征在宁夏(二)

——红军西征期间在宁夏的主要战斗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11期 作者:李 喆 发布时间: 2024-07-01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40607095809.png

  1936年秋,红一军团在宁夏。 资料图片

  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记载,红军西征期间及之后发生的重要战斗有22次,其中在今宁夏境内进行的就有11次。即1936年6月的杨郎庄战斗、王家团庄战斗、盐池战斗、下马关战斗、韦州战斗,7月的红城水战斗、七营战斗,8月的豫旺战斗,9月的六盘山夺取西南公路战斗、韩府湾战斗,10月的何家堡子战斗。这些战斗都是以宁夏为主战场,或者作战区域属于今宁夏区域范围。

  杨郎庄战斗

  6月1日至6月3日,西征红军左路军红一军团进行曲子、马岭、阜城战斗,三战三捷,给马鸿宾部三十五师以沉重打击。不久,进入宁夏境内,经零星战斗,于6月16日占领豫旺堡(今同心县预旺镇),以豫旺堡为指挥中心,沿清水河向南推进。6月20日,红二师在师长杨得志、政委肖华指挥下,相继攻占七营、黑城,进入固原境内,对敌重兵防守的杨郎庄实施攻击。固原县城(今固原市原州区)是马鸿宾三十五师师部所在地,而杨郎庄(今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则是通往固原县城的重要门户。马鸿宾调集各路部队或增援或布防,企图阻止红军南下。当杨郎庄战斗打得激烈之时,驻扎在三营的马鸿宾部二〇五团王风云部前来增援。此时东北军何柱国骑兵军一部已进驻固原县城,派所部周光烈一一五师前往增援。马鸿宾部马培清亦派两个骑兵营前去接应,当进至胡大堡子(今原州区头营镇胡大堡村)时,在夜色中隐约发现前方有一片东西在移动,以为是红军部队,当即开枪射击,对方也立即还击。混战多时,方知是一场误会,围攻杨郎庄的红军乘着混乱迅速撤出战斗。

  七营战斗

  红军从杨郎庄撤退后,向北撤至黑城(今海原县三河镇)及附近地区并驻扎。黑城是宁夏南北大道上的战略要塞,据守并拥有黑城,就等于切断北面马鸿宾部与南面国民党东北军的联系,并将马鸿宾部南北分割遏阻其退路。为了统战工作的开展,红一军团主动退出黑城,与驻扎在七营一带的红军部队会合后,分别驻扎在七营、马莲窝子、吊嘴子、八营、双井子等地进行休整,并发动群众开展统战工作。

  七营位于清水河北岸,与黑城、三营在同一条线上,构成了一个战略整体,是南北通道上的一个要道。马鸿宾一向把这一带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急欲夺回这一战略要地。7月17日拂晓,马鸿宾部与东北军同时向红军发起进攻,遭到红军猛烈反击。经过激战,敌军死伤300余人,其余全部被俘。战斗结束后,红军主动退出七营,进驻清水河东岸。为争取东北军抗日,红军将所俘人员、马匹、枪支全部送还。

  七营战斗扩大了红军的威名,在一定程度上给国民党军较为沉重的打击,同时为争取和团结东北军作出了贡献。

  盐池战斗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国民党盐池县政府所在地是盐池城,又名花马池,城堡坚固,易守难攻。6月19日,西征红军右路军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在师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率领下向盐池挺进。当晚抵达盐池县城外,对敌实施攻击。由于盐池县城周围地形开阔,隐蔽性差,敌人居高临下依托高而厚的城墙以逸待劳、拼命顽抗,而红军长途奔袭,再加上没有攻城的火炮等重武器和爆破器材,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后,红军撤出战斗。

  6月20日,红军再度对盐池县城实施包围,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同时对县城周围地形进行充分了解和观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攻城方案,最后确定二三二团在城北主攻,二三三团、二三四团分别在城南、城东助攻。6月20日夜,红七十八师三个团分别从北、东、南三面向盐池县城发起猛攻。至6月21日凌晨3时,红军攻克盐池县城,共歼敌200余人,缴获枪支200余支、战马200余匹、电台一部以及大量弹药和军需物资。

  盐池的解放,使之成为陕甘宁边区的西部门户和前哨阵地,成为宁夏唯一一块从土地革命时期一直坚持到新中国成立的革命老区。

  下马关战斗

  6月上旬,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在师长陈锦绣、政委常玉清率领下从定边一带西进,经过麻黄山、大水坑等地,进入豫旺县(今同心县),6月11日兵临下马关城下。

  下马关是国民党豫旺县政府所在地,敌军据险固守,红军几次突击都无果而终。经过研究,红军决定采取三大措施:其一,派小部队轮番发动小型攻击,骚扰守军,使其疲惫;其二,派宣传队发动政治攻势,向城内喊话劝降、投传单,分化瓦解守军;其三,采取从城外挖地道的办法接近城墙,然后炸开城墙突击进去。但在挖掘地道时被敌军发现,红军无法接近城池。不过,红军强大的政治攻势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守城敌军弹药不足、粮食紧张,军心涣散。

  这种情况下,红军决定强攻城池,将守军围歼在城内。6月27日晚9时,攻城战斗打响。红军攻城部队首先向南门和西门发起进攻,调动东门、北门的守军前来增援,诱使敌人将防守重点放在南门和西门。晚11时,东门、北门的红军实施强攻。激战半小时后,二二三团、二二四团分别从北门、东门攻进城内,守军纷纷缴械投降。红军共俘敌近300人,缴获枪械200余件、战马150匹。

  下马关战斗的胜利,清除了马鸿逵部与陕甘苏区之间的障碍,解除了红军西征的后顾之忧,打通了陕甘根据地与宁夏的前沿通道。

  韦州战斗

  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在攻克下马关后,于6月28日兵临韦州(今同心县韦州镇)。韦州位于下马关以北,更接近宁夏城(今银川市),是南北交通要道和宁夏黄河以东的战略要地。盐池、下马关失守之后,红军势力已危及宁夏北部的金积、灵武,宁夏的东南部也只有韦州这一个可以阻挡红军继续前进的据点。马鸿逵对韦州极其重视,派遣骑兵第一团第三营陈延琳部驻守,城中还有保安团、壮丁队等杂牌部队。

  6月30日夜,红军向韦州城发起攻击。马鸿逵遂调集骑兵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和第四团的一个营以及宁夏省直属保安处骑兵一大队共计1300多人,由骑兵第二团团长马光宗统一指挥驰援韦州。7月4日,敌援军到达韦州城外,随即向红军发起进攻。当时红军主力正在攻城,发觉敌军增援部队进攻时,立即调整战斗部署迎击。因腹背受敌,一时难以取胜,红军遂撤出战斗,行至红城水(今属同心县下马关乡)一带。

  韦州之战,红军虽然没有攻取该城,但击毙敌军副营长马玉清,打死打伤敌军近40人,给马鸿逵以不小的打击。

  红城水战斗

  7月4日,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撤离韦州。马鸿逵命令马光宗进攻红城水。红城水是罗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分上塬和下塬两部分,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师部和红军部队主要驻扎在下塬煤山。

  7月5日清晨,红军与敌先头部队在韦州、红城水之间展开战斗,掩护位于韦州南河沿窑洞的红军战地医院撤离。7月6日,马光宗率部向上塬发起攻击。上塬仅有少数红军警戒部队,很快被敌军占领。7月6日下午,红七十五师二五〇团三营和回民独立师由煤山(同心县境内)出击。敌军退出上塬,撤退到旧红城水(古城)一带顽抗。当天,马光宗率部退回韦州,次日带领残部经惠安堡逃回金积。

  红城水一战,红军击伤敌营长马进锐,击毙、击伤和俘敌300余人,打死打伤战马200多匹。

  王家团庄战斗

  6月11日,红十五军团在包围下马关的同时,决定由红七十三师一部和回民独立师攻占王家团庄。王家团庄是豫旺县东南的一个村庄,由南北两个堡子组成,是国民党豫旺县政府所辖第七区区政府所在地。占领王家团庄,固原以北的广大地区便可连成一片。

  6月12日,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一部和回民独立师进抵王家团庄附近。6月21日,在围困王家团庄10天后,红军在北堡子的东、南、西三面实施强攻。仅用一个多小时就攻入堡子。攻占北堡子后,红军着手解决南堡子的问题。红十五军团政委程子华指示回民独立师师长马青年到南堡子找堡主王彦清谈判,并动员在当地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士绅王彦英展开说服工作。经过红军和王彦英的多次教育、开导,王彦清对红军基本表示认可。

  王家团庄解放后,今宁夏南部除了固原被马鸿宾和东北军占据外,固原以北至豫旺以南的大片地区均被红军占领。定边、盐池、环县、曲子镇、宁条梁、豫旺、七营等重要城镇连成一片,形成一个与陕甘苏区相连接的新根据地。

  (作者单位: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汪晓慧


>>><<<
【作者】:李 喆
【来源】:《共产党人》第11期